網站導航
最大家具廠商誠豐家具破產、最大櫥柜廠商好來屋破產,兩大行業巨頭接連倒下,中國家具行業深陷至暗倒閉潮,傾巢之下,中小家具廠更是哀鴻遍野。
伴隨城市化、房地產的飛速發展,中國的家具行業曾經一度井噴。近年來。房地產爆發式紅利期已入尾聲,家具行業一蹶不振。
環保風暴壓力山大
家具制造業屬于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行業,近年來,家具行業廢水排放、固體廢棄物排放、噪音排放、廢氣排放監管力度陡然增強,傳統的粗放方式頓時壓力山大。
2018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近30個省(市、自治區)陸續公布了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環保稅具體使用稅額及項目數。
一紙令下,家具行業瑟瑟發抖。其中,北京市收費標準全國最高,江蘇、天津、河北、四川等省市環保稅標準為最低標準的3-5倍。
以一家年產值5000萬元的中型家具企業為例,每年度需繳納大氣污染物稅額,累計約6-12萬元;需繳納水污染物稅額,約為8-15萬元;需繳納鋸末、粉塵、化工垃圾等固體廢物稅額,累計約15-30萬元;需繳納噪聲稅額,累計約為每月5000-2萬元。
累積下來,一家中型生產企業的年度環保稅額,應該在30-70萬元,對于原本微利的廠家而言儼然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廢氣排放,雖然沒有納稅標準,但實際上北方霧霾年年頻發,家具廠根本不讓開工,裝飾施工也經常被勒令限制。
停產,限產,關停,查封,原料價格上漲,工人漲工資……,家具行業難捱的日子似乎漫長得看不到盡頭。
品牌抄襲,企業困獸互斗
國家具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家具企業即便投入“高成本”的產品研發也很難獲得銷售“高收益”,很多新的家具產品一經推出,往往就被眾多中小家具企業直接模仿抄襲。
抄襲現象儼然已經成為了家具行業的“原罪”,更成為了一顆行業內的毒瘤。
消費者在選購家具產品時,有過這樣的感受:明明是幾個不同的品牌,店面中卻有幾款產品無論是在外觀、功能甚至是顏色上,都驚人的相同。就感覺自己好像突然患上了“臉盲癥”。
任何一款家具產品在研發、設計、生產階段,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于知名度較低、成立時間較短、市場認可度還不夠高的一些中小型家具企業來說,抄襲或許是最直接且花費最少的捷徑。
擁有與原創產品相似的外形,但卻比其價格低得多,一些山寨品牌似乎在市場中嘗到了一些甜頭,也培養出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用戶群體。相反,原創設計無法只依靠“情懷”生存,逐漸稀缺且價格不斷攀升的原材料、高額的渠道成本等等因素,反而導致原創設計的“被動消失”。
逆向淘汰、惡性循環,結果導致誰原創誰吃虧、誰抄襲誰占便宜的業內奇觀。
不光產品模仿,管理、經營模式、甚至品牌LOGO上,也都像素級模仿,消費者一不小心都會蒙圈,各種版本的“十大知名品牌”滿天飛。行業爆發期,跟風經營成為中小企業得以生存的保命法則。一旦形勢惡化,市場發生變化,就會面臨出局的惡果。
盲目擴張,資金鏈匱乏
家具市場競爭激烈,且變幻莫測,資金風險巨大。近幾年來,因為企業遷移、設備更新和產能擴張,資金的匱乏更是嚴重。
由于前幾十年行業爆發式增長,使得一些行業龍頭對房地產、環保政策的變局估計不足,對行業前景過于樂觀,多元投資、盲目擴張,結果導致資金鏈斷裂,不得不破產出局。
剛剛進入破產的誠豐家具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資本的催費下,誠豐沉浸在迷幻的技、工、貿、礦產、服務為一體的野心中。涉獵房地產、物流、鐵礦、煤煉、新材料、光電子器件、娃娃魚育培、鹿場養殖、涼茶、計算機等彼此毫無相干的諸多行業。
很不幸,這些大多注冊在家族人士名下的產業基本上都是打了水漂,連個響聲都沒聽到。
在資金緊張的時候,誠豐集團開始大量的民間借貸。巨量的民間融資,以及利息,帶來巨大的償付壓力。
從2017年開始,誠豐集團就面臨大量的債務訴訟。比如福清的陳女士1800萬借款糾紛,還有陳先生、鄭女士、陳女士、林女士等,少則數百萬,多則上千萬。
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浦東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對誠豐房地產提起訴訟。
查閱資料顯示,有關于誠豐集團的98起裁判文書。甚至連員工工資發放也成大問題。2017年福清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公布了誠豐家具涉嫌拒不支付拖欠勞動報酬。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截止2017年底,中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000家,與上年相比增加39家。同時虧損企業60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08家,虧損面為10.13%。
中國家具行業整體虧損總額不斷增加,2017年虧損總額已經達到22.5億元,比2016年同期增加3.2億元。到2018上半年全國家具制造業企業數量已經增長至6217家,其中虧損958家,虧損面為15.4%,虧損總額達20.6億元。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27.6億元,同比增長7%,達到2017全年主營收入的43.37%。
回顧2012-2017年家具制造業營業收入情況:近六年來,中國家具制造業營業收入保持穩步上漲,但2013-2016年,中國家具制造業營業收入增長速度逐年下降。
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560億元,同比增長8.6%,與上年相比下降0.7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工業增速(4.9%)3.7個百分點;家具行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537.5億元,同比增長7.9%,與上年相比下降6.1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工業利潤增速(8.5%)0.6個百分點。
2017年中國家具行業毛利率達到15.5%,與上年相比提高0.4個百分點,家具行業銷售利潤率達到6.2%。與上年相比微降0.1個百分點。2018上半年家具行業毛利率為15.3%,利潤率為5.7%,相比上年略有下降。
2018年8月17日,IKEA宜家2019財年媒體發布會在上海舉行。發布會上,宜家推出全新“家 多一點你MAKE HOME YOURS”的品牌主張,鼓勵人們打造真正屬于自己的家。
宜家中國表示,截至8月10日,2018財年,宜家中國預計銷售額超過146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9.3%;商場訪客數量超過9830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9.6%;宜家會員俱樂部會員總數超過2200萬,比去年增長22%;社群媒體粉絲超過1550萬粉絲,比去年增長72%。
宜家集團獨自擁有365家商場。自1998年至今,宜家在中國開設了25家商場,分別位于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深圳等20個大中城市,以及2家訂貨中心,分別位于北京和溫州。
2019財年,宜家將采取一些關鍵行動,進一步布局多渠道零售,6家新商場將在2019財年開業,分布城市在長沙、鄭州、貴陽等城市,探索全新的市中心商業模式。
2019財年,宜家將采取一些關鍵行動,進一步布局多渠道零售,6家新商場將在2019財年開業,分布城市在長沙、鄭州、貴陽等城市,探索全新的市中心商業模式。
與此同時,為了距離消費者更近,宜家電子商務將在2018年內全面上線,2018年底陸續將電子商務配送業務覆蓋全國149個主要城市,將推出微信限時快閃店,嘗試更多創新方式,讓消費者更容易買到宜家的產品。
為了配合線上業務,調整價格策略,降低服務價格,宜家電商將于2018年全面降低配送費用,近5000種小件家居用品與配飾,費用為9.9元包郵到家,還有近5000種大件家具,69元起配送到家。
讓家真正個性化,宜家推出4種不同的風格,主要針對季節來劃分,新品系列傳統不普通,用現代語言詮釋傳統風格。同時,也將推出13款產品系列,新的客廳解決方案,把客廳變成你的生活空間,讓消費者的家更加個性化。
宜家表示,未來三年,將創造一個全新的宜家。大眾負擔得起的美好生活,打造更方便的購物體驗,益于人類,益于地球。
長期以來,一直以高度信息化和供應鏈優勢作為競爭壁壘,在中國市場的業績表現不俗,通過“老百姓買得起的家居用品”的經營理念,收獲了大量粉絲用戶,流量遠比國內其他一線家居賣場更大,以及會員制更值得國內企業深入學習一下。
在新財年,宜家開始在全渠道發力,無論是電商的全面布局,還是與微信合作的快閃店,再或者是中心店的商業模式,宜家也在針對中國市場制定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來適應市場。這些關鍵動作值得特別期待。
文章來源:加盟網;版權歸加盟網所有,聯系項目或轉載內容請加微信:tcsdjmw,違規轉載將承擔法律責任。
本文系作者授權加盟網發表。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加盟網(tcsdjmw)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條評論
回復
120/120